大型活動策劃:無疑是讓企業做無米之炊
2018-01-13 13:16:30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郭民生認為,對于自主創新,需要的研發投入一般都非常大,而且風險不可控。由于中小企業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在研發投入上相對處于劣勢,與大企業相比,新技術研究開發的風險和費用,通常均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圍。
前不久,河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局公布的一組數據觸目驚心。河南99%的工業企業至今還是零專利,一半以上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該局稱,河南企業在知識產權和專利申請方面的意識嚴重欠缺,多數企業不懂得或不善于運用專利策略開拓市場。
“自己下蛋自己孵”
作為中國經濟的縮影,河南更是如此。
一組數據顯示,南陽市鄉鎮企業中專學歷的技術人員和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例只有1.42%和9.75%,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職工卻高達69%,技術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左右,這顯然不利于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
在市場經濟的開放環境中,企業是最為核心的元素和主體。它們直接面向市場,創新需求最為敏感,創新沖動最為強烈。只有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力,提升千千萬萬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整體創新實力才能得到增強。
1995年,對于李長杰來講是人生中重大的轉折年,就是在這一年,他以高票當選為新鄉市首位“民選廠長”,因而轟動一時。也同樣是在這一年,他的重要決策挽救了一家瀕臨死亡的企業。
郭民生說:“現在我國的風險投資一半以上是外資,我們自己的風險投資搞不起來,我國也只有4家風險投資公司,而他們的資金還基本不向創新成本上投,因為他害怕承擔風險,他要去炒股,買賣房地產,根本不是做風險投資的,難以解決市場化的科技產業資金問題。”
誰為資金松綁
對于金星的成功,王智總結了這樣一個公式:品牌=品質+營銷+傳播。現在,“新一代”的品質保證毫無疑問,如何將其美譽度通過營銷的方式傳播出去是最關鍵的。在這方面,金星又做了一次啤酒界敢吃“全國性大型公關活動”這個螃蟹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