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熱
據當地媒體報道,目前戛納的各種旅館全部預訂一空,一些旅館床位價格已經高達600—25000歐元。其他一些與旅游相關的行業也都摩拳擦掌,各種服務價格浮動50%也是正常的事情,許多戛納商家坦陳:每年收入的1/10就是靠電影節賺來的。
戛納電影節不僅是娛樂明星的狂歡節,也是社會名流的集散地。有關公司準備了40艘游艇、12架直升機專門用于電影節的交通,光是直升機在電影節期間就將在尼斯和戛納之間飛200個來回,運送1000名左右頂級乘客。據說法國一位著名的理發師為迎接20名各國同行,特意花50萬歐元預訂了一家豪華旅館內里的5個套間。一些與媒體打交道的公關公司也是生意興隆,他們預計自己的營業額可能會增加10%。
電影節為戛納小城包括鄰近地區的經濟不僅僅帶來了滾滾財源,最主要的是激活人氣。有關人士說,美國人從去年10月就開始預訂房間。今年形成戛納“火熱”的一個原因是:一些曾一度受伊拉克戰爭影響而離開的好萊塢制片人今年重返戛納電影節。電影節參加的人數多了,活動也多了,一家專門承辦晚會的公司稱它在電影節期間每天都會舉辦晚會。
宣傳熱
今年戛納電影節邀請香港導演王家衛做評委會主席,內地演員章子怡擔任評委,體現了戛納對中國電影的重視。中國電影人也沒有放棄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內地、香港和臺灣都有多部電影參展,其中內地導演婁燁的《頤和園》進入競賽單元,(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王超的《夏日周末》、香港影片《黑社會2》和《鬼域》等將參加展映。另外,馮小剛的《夜宴》、陳可辛的《如果·愛》等十幾部電影也將在戛納電影節的交易會上展開宣傳和試映,以尋求片商。
媒體熱
戛納電影節更是一場媒體大戰,今年有4000多名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1600家媒體的記者報名參加電影節的報道。戛納電影節對媒體要求十分嚴格,所有記者必須預交自己已發表的作品送審,還要所屬媒體總編輯簽名的介紹信。對于攝影記者還有苛刻的服裝要求,如拍攝晚會時必須穿燕尾服。
法國主要媒體和電視臺今年重新重視戛納電影節。CANAL+電視臺準備了300人的報道隊伍,預計耗資200萬歐元(比去年增加10%),對電影節進行現場直播,每天直播時間不少于2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