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元宵節,活動策劃
書中很多地方濃墨重彩地描寫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小說的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一章中,就兩次寫到元宵節。第一處:“士隱見女兒越發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便伸手接來抱在懷中,斗她玩耍一回,又帶至街前,看過會的熱鬧。”文中的“過會”,即是元宵節的活動之一。開篇有首詩句,活動策劃,“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可見元宵節成了書中一個重要的提示。
緊接著第二處寫道:“真是閑處光陰易過,倏忽又是元宵佳節。士隱令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花燈,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哪有英蓮的蹤影?”文中的“社火花燈”是指元宵節夜晚街頭的鼓樂、歌舞、百戲、雜耍、放花燈等娛樂活動,寫出了當時老百姓觀看社火花燈的盛況。作者的寥寥筆墨,描繪出了元宵節的熱鬧非凡。社火花燈,道盡了當時元宵節的繁華景象。
《紅樓夢》中詳細描寫賈府過元宵節的情景有兩次。初次是元妃省親時,當時賈府處于極盛時,整個榮國府裝扮得花團錦簇,燈光燦爛,非尋常人家可比。賈府的元宵節是在《紅樓夢》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帶,賈元春歸省慶元宵》開始的。元春晉封賢德妃,回家省親,便正是元宵佳節。
元妃省親回宮后,還特地制作燈謎與家人同樂。以賈母老太太為首,率領眾位美女看戲、擊鼓傳花、聽評書、吃酒行令、猜謎、觀看煙花,樂此不疲。大觀園中的元宵節,亭臺樓閣處處張燈結彩,眾小姐丫環們興高采烈地參與,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讓這樣的節日熱熱鬧鬧的。紅樓夢中的元宵節,為大觀園的如花美眷添了一筆閨中景致。
到了賈府第二年再過元宵節時,便開始顯露出衰敗的景象。《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一章中,賈母開夜宴時,雖然榮寧二府賞燈吃酒,笙歌聒耳,喜樂喧天,但是賈氏族人來者卻寥寥無幾:“賈母也曾差人去請眾族中男女,奈他們或有年邁懶于熱鬧的;或有家內沒有人不便來的;或有疾病淹纏,欲來竟不能來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貧不來的;甚至于有一等憎畏鳳姐之為人而賭氣不來的;或有羞口羞腳,不慣見人,不敢來的……”雖然此時的元宵佳節,還顯得流光溢彩,浮華奢侈,但早已沒有了過去那種雍容華貴的萬千氣象。如此尷尬的情景,也使這年的元宵節成了賈府最后的精彩。
元宵節貫穿在整個小說中,《紅樓夢》開頭,賈府還沒有出現,先出現個甄家,書中的甄家覆滅其實是賈府覆滅的前奏,甄家是在元宵節后遭受一場大火而衰敗的,而曹雪芹筆下的賈府最后覆滅也在元宵節,現實中的曹家被抄也是在元宵節后。曹雪芹筆下的元宵節,悲喜相加,真幻相生,同時又是生動精彩,且詩意盎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