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國公關第一股“藍色光標”董事長趙文權在內部郵件“每周一講”中告誡,公司業務的兩條底線:一是絕不允許造謠,二是絕不允許惡意攻擊競爭對手。近日,無獨有偶,一個月的時間內,在武漢由華中科技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聯合中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中國臺灣世新大學公共關系暨廣告學系等高等學府和相關機構,共同發起了《公關正能量宣言》。宣言中“公共關系是公眾性、公開性的、公公共輿論性的、居間性的、對話性的、民主性的、情感性的、社會性的、智慧性的、求真的、向善的、尚美的”等內容,引發公關行業共鳴。
引發“公關危機”
隨著近期“秦火火”、“環保專家董良杰”等人被依法刑事拘留,風頭浪尖上的“網絡造謠”以及“大V”,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的反思。
8月10日,一批被網絡和微博造就的名人齊聚央視《對話》,他們中既有紀連海、周小平等社會名人,也有潘石屹、薛蠻子等粉絲數超過千萬的商界大鱷,還有廖玒、古永鏘、陳彤、徐世平等互聯網業內的風云人物,以及張國慶等專家學者……他們就“微博是個人空間還是公共空間”、“網絡名人應該擔負什么樣的責任”、“對于網絡謠言應該管控還是靠自律”等話題激烈的探討。探討的結論是,形成了七條底線的共識,一是法律法規底線;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三是國家利益底線;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六是道德風尚底線;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
而戲劇性的是,8月25日參與“對話”的“大V”薛蠻子也身陷囹圄,輿論一片唏噓。
這一切引發了公關行業研究者及從業者更深層次的擔憂,在新媒體web2.0傳播時代,網絡謠言以及部分“大V”使得網絡公關傳播“聲名狼藉”,這無疑是一顆耗子屎壞了一鍋湯,公關的正面形象遭到抹殺。“網絡水軍”、“黑公關”等負面詞匯不絕于耳,引發了一連串惡性化學反應,在行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面對現在公關扭曲化的發展現狀,互動通總裁鄧廣梼先生表示,公關公司雖然代表甲方立場,,但是在處理公關問題時需要同理心,作為公眾與甲方的橋梁,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北京偉達公關公司副總裁于愛廷女士感嘆到,非法網絡公關行為嚴重損害了行業聲譽,使正常的網絡營銷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公關人需要積極倡導社會公信力,在面對客戶需求和公眾利益沖突的時候,要從第三方的立場,客觀闡述事實,拒絕黑公關。
千里之提,毀于蟻穴。習慣幫助企業、機構度過各種輿論壓力的公關相關行業人士開始了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正解“危機公關”
10月5日,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2013中外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暨第六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上,舉行了有關“公關正能量”的圓桌會議,原本一場學術會議卻引起了業界及輿論的強烈關注。包括主辦單位在內的15家業內著名高校、機構、媒體聯合發起了“公關正能量集體宣言”。
不到千字的《公關正能量宣言》擲地有聲,十五條公關是什么,不僅回答了社會大眾對公關的質疑,還直擊了公關害群之馬的陳疾,其中“公關是倫理性的、對話性的、民主性的”等更是將公關人的“中國夢”闡釋得淋漓盡致。
宣言發起人華中科技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所長陳先紅教授告訴記者,“公關正能量武漢共識的問世,有利于解開和澄清社會大眾包括媒體和學界對公共關系的迷惑與誤解,有利于進一步推動中國公共關系事業朝著更加健康、更加倫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陳霓指出,正能量宣言是跨區域、跨行業、跨學界攜手努力的結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指導意義,她的“公眾性”“對話性”“軟實力”“巧傳播”等是目前公關實踐的重要原則。
“這個宣言真是太及時了”,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秘書長同享表示,目前黑公關使公眾對公關存在“不誠信”的認知誤區,且整個行業競爭關系畸形化發展,嚴重阻礙了行業秩序的構建。
中國臺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陳憶寧教授表示,公關正能量所倡導的“軟實力”“巧傳播”正是一個PR初學者需要了解的問題關鍵點,學習正能量宣言可以讓他們對公共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對公關面臨的局限和問題也有了解,了解公關的意義,以吸引更多人才進入公關行業。
公關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一方面是法制強有力措施將利用網絡輿論,欺騙,敲詐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法之徒繩之于法;另一方面是行業自制道德宣言幫助部分正在或者將要走上歧途的行業人士提一個醒:公關是正能量的,請以公關為榮。
|